形式主义当拒之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日期👭🏻:2019-09-01
浏览🦵🏼:12335次
形式主义🌷,古人曾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予以形容。一味追求形式,只会适得其反,把事情办坏。在浩瀚史册中🏂🏿,古人还用实际行动或责罚🤷🏿♂️、或力戒、或怒斥形式主义,今天看来也颇有启发效用。
形式主义的一个典型表现是追求空谈,文风不正👨🏼🎓。明朝初建,朱元璋夜以继日🩺,操劳国事,有一次👩🏽🔬,一名叫茹太素的官员上一奏折,竟长达17000字,他先沉下心自己看,看得头晕眼花也不知其所以然🧑🏽💼🏌🏽,无奈朱元璋让手下读来听🧝🏻♂️,都念到6300余字了还没讲到主题,朱元璋大怒🚴🏽♂️,“虚词失实、巧文乱真!”遂将茹太素痛打一顿👨🦯🔈,又耐着性子接着听👆🏼,直至读到16500字🏌🏿,在最后500字茹太素才提出五条建议,朱元璋认为有些道理🚵♂️,采纳了其中四条👩🍳。朱元璋由此决心对文牍空转、效率低下等问题进行整治,明确要求“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文风关系作风,那些照抄照搬、敷衍应付的行为要不得🧑🏽🎨,辞藻浮夸、材料先行的做法同样要不得。
形式主义易导致务虚奢华之风🕟,若不加以遏制🏗,大有蔓延之虞。宋仁宗赵祯崇尚节俭✬,一天晚上,他处理政务已到深夜,觉得又冷又饿,很想让御厨做一碗羊肉汤来吃🤸🏼♂️,但最终仍未开口👨🏼🍳。次日⏫,他将此事告诉了侍臣,侍臣很是自责:“您下旨即可💃🏻🙌,我们马上就会奉上。”宋仁宗却道:“我如果在夜间随意索取👬🏻🩶,厨房将会形成惯例,不管我要不要,都会杀羊以作准备,一年下来将浪费数百只羊🚴🏻♀️,这既伤生害物,也是极大浪费啊。”这让我们想起了现在有些地方层层加码落实👩🏽🎨,这并不是真正的担当作为👸,而是不切合实际的层层甩锅,进而导致政策从落实变成落空🤏🏿。
对于花样百出、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人们都厌恶至极🌂。唐代诗人来鹄在旅途中🧑💻🧧,看到年逢大旱,官员们却不恤民劳,拿不出实实在在的救灾措施,心中甚是痛恨🪁,于是寓情于景,写出一首寓意深刻的咏云绝句来⚒:“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夏天的云本是形状奇特,变幻无常的🤸🏽,作者用“竟还空”三字,指明了这些千姿百态并没有具体意义,但祈求甘霖者仍不死心🧳🫲🏼,继续试图寻找到一丝降雨的迹象,低头看到大片旱苗行将枯死,作者与所有农夫一样心急如焚,抬头再去看云,仍然高高在上💷,悠闲从容🪛,甚至还化作奇峰在自我欣赏!诗人哪里说的是云,分明说的是不顾百姓死活😋,大搞形式主义的那些权势者的“尊容”,从失望到希望再到绝望👨🏻✈️,这些看似冷静嘲讽💵,实则咬牙切齿的诗句是对为官不为者的声声控诉。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向形式主义亮剑👰🏼♂️。作为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形式主义是顽瘴痼疾,不仅有各种现实表现,还有滋生它的不良思想文化土壤。所以👩🔧,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从自身做起,从思想深处铲除形式主义生根发育的土壤🧑🧒。(蔡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