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清风行动”纪实
来源:福建日报
发布日期:2018-03-21
浏览:7683次
福建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清风行动”纪实
党风·民风·清风
——福建省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清风行动”纪实
1月31日🤎,福州市长乐区委召开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区✨、镇、村三级干部出席👰🏻,区信用办🫙🐱、金融同业公会🧛🏻♂️、诚信促进会🙍♀️💂🏼、冶金行业协会、金峰镇金峰村敬老院等在会上纷纷做出承诺、发出倡议。
2017年,福建省共查处党员干部大操大办婚丧喜庆问题65起,处理76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55人,追责问责相关领导干部12人。
去年,发端于长乐的移风易俗“清风行动”由点及面在全省深入开展,八闽大地党风民风持续纯化,清风扑面而来🙅🏼♀️。
这一切,始于一封写给省纪委主要领导的群众来信🐢🚖。
抓好党风👩🏽🏭:发挥“头雁效应”
2016年底,一封群众来信寄给省纪委主要领导🛫。来信痛陈长乐大操大办婚丧喜庆的旧俗之弊⚪️,坦言陈规陋习已成为老百姓长久以来的心中之痛。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在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刘学新的高度重视和致力推动下,一场移风易俗“清风行动”迅速在全省拉开。
省纪委此次开展移风易俗的工作思路明确到位🫵🏻:从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抓起👨⚕️!首先抓好党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
党员干部怎么抓👌?党委扛起主体责任,纪委担负监督责任,动真碰硬👷🏽♀️,真抓真管🧑🏼⚕️。
抓住“关键少数”𓀉。长乐制定党员干部操办或参加婚丧喜庆情况报告公示等制度🚴♂️,要求党员干部不得违规操办或违规参加婚丧喜庆事宜。
通过一年来的整治,长乐婚丧喜庆活动滥发红包等现象基本刹住🐫,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歪风得到遏制🤵♂️,社会风气明显改善🐦。第三方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度,群众对该区移风易俗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分别高达98.70%🧨、99.61%🧑🏻🚀、99.74%👰🏿。
在总结长乐经验的基础上,省纪委在9个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共选取10个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联系点,针对各自不良风气开展治理,全省各地的移风易俗“清风行动”也纷纷展开。
一系列务实有力的整治举措,激发了“头雁效应”,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
带好民风🛖:百姓受益最大
从2017年起,“不晒嫁妆晒公益”正悄悄替代原本福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土豪婚礼”,成为刷爆朋友圈的新话题。
石狮某企业年轻CEO王炜煌的婚礼现场🧜♀️,新娘既没炫嫁妆也没穿金戴银,桌上摆的都是普通菜肴和酒水🥮,宴请宾客的数量也不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对新人表示要将婚宴节省下的10万元捐给“育苗助学工程”。
王炜煌的做法不是个例🙆♀️。如今,在八闽大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一些家境殷实的老百姓简办或不办红白喜事🌤,将节约下来的钱款捐资做公益🩰,已成为新时代的新风尚。
一增一减间,老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
“移风易俗真是好,移掉了我们这些贫困户的烦恼。”说起安溪县虎邱镇罗岩村从去年起取消办“佛生日”宴的老习俗🧖📗,前年底才摘掉“贫困帽”的林双木开心不已。他说:“一场‘佛生日’宴下来🧕,至少得花个三五千元🌬。现在好了🧖🏽♀️,再也不用为撑场面而犯愁了♗。”
省扶贫办有关负责人坦言👩🏽🦱,“因礼返贫”“因宴返贫”也是贫困群众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在推进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随着移风易俗的深入开展,让贫困户不再遭受传统陋俗的绑架🙍🆙,无疑为全面脱贫增加了砝码。
清风劲吹:建立长效机制
全省各地积极探索,结合实际建立长效机制,给党员干部在婚丧喜庆方面划定红线。泉州重新修订《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暂行规定》💲;厦门针对中秋传统“博饼”习俗𓀈,提出严禁公款“博饼”等“十条禁令”🧑🏻💻;莆田市北岸开发区制定出台《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操办婚嫁喜庆等事宜“六带头六严禁”》……
全省纪检监察机关把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四风”问题整治的重要内容🦶🏽,坚持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严防歪风陋习、不良习气反弹复燃。2018年春节前后,省纪委组织的专项暗访活动悄然展开、持续进行……
风成于上,俗形于下⛑️。目前😌,全省80%以上的建制村(社区)修订了村规民约🥍,将移风易俗融入其中🥩,“全民参与、自我约束”成为乡村新气象。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纷纷修订行业自律章程🚉,用章程刹住行业内部的歪风陋习。
以机制为保障👨🏿🔬,长抓不懈,找准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的契合点,把纠正“四风”有力引向深入,把移风易俗往深里抓🧑🏼💻、实里做🐊,已成为全省上下的一种共识、一种自觉🤫🙆🏻。
1月22日,省纪委十届三次全会作出部署,强调要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移风易俗深抓实做,以点带面、巩固深化🔍。(来源🥳:福建日报2018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