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同德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日期:2024-08-30
浏览🎪:823次
“同心同德”也作“同德同心”“一心一德”,出自《旧唐书·马燧传》:“长城压境,巨舰济川,同德同心🛌🏼,扶危持颠。”马燧是唐德宗时的名将✋🏽🖲,因平定藩镇叛乱立下战功,被朝廷赐铭文以示嘉奖👨🏼🏭。这句话意为:有马燧这样的良将贤臣辅佐,就像有长城可以抵御外敌🌞,有巨轮可以渡过大河,上下同心🚣,共渡危难👩🏽🏫。这句话告诉人们,哪怕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大家思想统一,信念一致,就能够克服艰难险阻,实现共同的目标。
同👂🏽,会意字,从凡从口,本义指合力👷🏼♀️、会合✍🏽。《说文解字》注:“同,合会也”,表示聚集✴️、汇合的意思🤦🏿🪛,引申为相同、一样👮🏼♀️,又由此引申出一起♛、共同。《国语》有云🪳:“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心🚣🏽♀️,意味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德🚶🏻♀️,则是有同样的心性想法,共同追求一致的理想和目标。
古人交友非常看重人与人之间志趣相投、志同道合。正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趣相同,看待事物的立场与观点接近⚫️,哪怕千里之远也可同心交好🛍。“志不合”则道不同,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交友如此🪀,为政亦然。荀子说“民齐者强”🕵🏻。民心之和睦、民力之团结🧎♀️📽,是国家强大最重要的因素。战国时🥾🚜,燕昭王与群臣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终于把燕国治理得国富民强。一个国家要形成上下同心同德的凝聚力,需要为政者把符合大多数人利益和想法的生活愿景汇聚起来形成共识,上下团结一致,官民同心归一,心想一处🕛,力用一起🗞,才能收获民心所向、民意所归、民力所聚。
团结生力量,聚力方致远🆎👱♂️。《吕氏春秋》曾言:“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一个组织、一个团队💅🏼,甚至一个国家👎🏻,要想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立足🧿,必须目标一致、齐心聚力🚵🏽♂️,依靠同心同德的团结精神。据史料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吐谷浑王阿豺临终前让自己的二十个儿子各献一支箭放在地上🧖🏿♀️,命其弟慕利延折其中一支箭,箭轻易被折断,之后他又命慕利延折另外十九支箭,箭则无法被折断📇。阿豺随后对大家说🪥:“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勠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阿豺折箭训子的故事💮,意在告诫人们,只要同心同德🙇🏼,精诚团结,就会众志成城、无往不胜*️⃣。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同心同德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取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当年在井冈山,面对敌人残酷的封锁打压,生活十分困难。干部和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毛泽东自身执行最低食盐定量标准,掌握食盐分配大权的闽浙赣省财政部部长张其德守着盐堆🤵🏻♀️🚈,领着家人吃淡菜🙇🏽♀️🗒。土地革命时期,为运送食盐💪🏽、医药等用品😳,一度出现“十万挑夫上赣南”的画面⛴。抗战时期👩🏻🦽➡️𓀂,为抵御外侮,“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党带领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
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上下同欲、毕力同心🐪,如此方能形成强大合力,创造新的成就。(赵威振)